首页 > 健康宣教 > 正文

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下)

作者:时间:2017-05-12点击数:

菌群平衡与抑郁症

肠道内的微生物能够调控人的生理和心理,人的很多行为可能来自于我们的肠道。动物和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益生菌能够降低抑郁和焦虑,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自闭症、多发性硬化症、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有益于人类的心理健康。例如,厚壁菌能够强化免疫力,拟杆菌影响体重,梭菌可使脾气性格失控,肠胃炎症可导致女性抑郁样行为。肠道微生物可以让我们患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孤独症,研究人员发现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同时患有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而且这不是偶然的。有直接临床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干预能够控制这些心理异常疾病。

肠道菌群发生改变的动物,如无菌动物、肠道病原菌感染以及被抗生素和益生菌处理过的动物与正常动物相比,在抑郁、焦虑和认知行为和神经生化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行为表现是,无菌动物具有过度的应激反应、空间记忆能力下降,以及相关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HT和谷氨酸受体(NR)的表达异常;抗生素处理则增加了小鼠在明暗箱测试中的探索行为、减少了穿梭的潜伏期以及提高了海马和杏仁核中BDNF的水平;肠道柠檬酸杆菌感染会导致小鼠的焦虑行为和迷走神经节c-FOS蛋白表达的增加。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可以改善应激小鼠的焦虑和抑郁行为,并恢复伽马氨基丁酸(GABA)A和GABAB受体在海马、下丘脑、杏仁核和前额叶的正常表达水平。

大家都有口腔溃疡或疱疹的“上火”体验,这是一个典型的人体营养平衡、微生态平衡与心理平衡的互动案例。在繁忙的工作中机体代谢增强忽视了膳食营养的平衡,以B族维生素为代表的营养素不能满足增高的机体代谢时发生口腔溃疡,在焦虑时,神经细胞中的五羟色胺水平迅速降低,寄生在三叉神经结的疱疹病毒会根据神经细胞的安定程度,来决定是否寻找新的宿主,出现口腔溃疡或面部疱疹等。

研究证明,正常人群中50%-80%的个体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其不仅是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元凶,它产生的尿素酶可分解机体合成内的尿素造成血液中高血氨状态,血氨是人类的情绪杀手;幽门螺旋杆菌与老年痴呆症有关联。

临床研究显示,肠-脑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改变,且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动物出现类似于人类的肠-脑疾病。人类常见的肠-脑疾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IBS)、炎性肠道疾病(IBD)和肝性脑病(HE)。这类疾病不仅具有明显的肠道症状,如排便异常、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和肠道炎症等,同时还伴有焦虑、抑郁和认知功能减退等神经症状。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是导致多发性硬化症、慢性疲劳综合征、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等的重要原因。

服用益生菌被认为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潜在有效措施,因为它是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有利于改善胃肠道和肠道菌群平衡,常见的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通过对白鼠(慢性束缚应急抑郁模型)施以NS8乳杆菌,发现其焦虑、抑郁等行为减少,识别记忆能力得到提高。食用NS菌的动物行为更加安定,而未食用NS菌的动物则躁动不安、好斗,学习、记忆力明显低下。

日本仙台医院曾对两名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NS乳酸菌治疗,在2个月后的心理测试中显示,两名患者的测试结果都较之前有明显改善。临床应用已经发现各类益生菌的独特作用,例如鼠李糖乳杆菌可减轻强迫症、脆弱拟杆菌能缓解孤独症,瑞士乳杆菌有利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

研究提示,肠道菌群、肠道和脑这三者进行着密切的信息交换。肠道菌群参与调控脑发育、应激反应、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人的身心健康受共生微生物的影响很大,人类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及各类精神疾病药物,有益共生微生物将是解决人类精神和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些研究甚至发现,通过服用共生菌治疗心理精神类疾病,比普通药物作用更快。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能升高大脑中的五羟色氨(5-HT)和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且这些神经递质的代谢产物水平显著降低。“肠脑”负责向头脑递送所需的95%的五羟色胺和50%的多巴胺。如果肠道传递的这些物质减少,会使信息传递减少。如果将迷走神经切断,动物的很多本能行为会消失。因此,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心理异常,调节和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疗法可能更直接和安全有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营养科 主办 宁医大总医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951-6743100  邮编:750004  地址:宁夏银川市胜利街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