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宣教 > 正文

健康| 糖尿病有多可怕?不做“糖人”,从拒绝甜蜜的诱惑开始!

作者:时间:2019-11-20点击数:


   甜蜜的诱惑实在太多了。除了五花八门的糖果、巧克力、冰激凌、甜点,有些人甚至以奶茶“续命”,心情不好就来块蛋糕、巧克力成了很多女士的小习惯。

  可吃糖过量也是件“要命”的事儿。今年35日,国家卫健委提出,要开展“减糖”专项行动。而越来越的糖尿病患者也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甜蜜的杀手”提高警惕。

  今天,让我们来认真谈谈“控糖”这件事。

W020191119725543752601.jpg

 糖尿病有多可怕?

  日前,宁夏日报记者报道过一个糖尿病患者因为脚趾的一个小小水泡,脚趾竟然自行脱落,甚至要进行截肢的新闻,令很多糖尿病患者大吃一惊。但事实上,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谢晓敏教授表示,糖尿病人通常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也会伴有虚弱、乏力、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其他症状。还有些早期糖尿病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多人得了糖尿病,也不以为然。

  “糖尿病本身并不足为惧,真正可怕的是并发症。”谢晓敏表示,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肾病中难以控制和治疗的疾病,尤其并发高血压病时对肾脏造成双重伤害,最终引发尿毒症而需要血液透析,所以需要需要高度重视,早期筛查、早期治疗。

  建议糖尿病患者尽早到医院做尿白蛋白/尿肌酐值检测,早期给予有效干预,防治肾衰发生。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大约有60%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主要与高血糖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同时存在血脂紊乱、血液黏稠度升高、高血压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甚至死亡。建议糖尿病患者尽早做动脉硬化相关因素综合评估,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防治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8601a18b87d6277fa57781d3bc8fde35e824fc35.jpeg

糖尿病足病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引发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性病变,患者血管、神经犹如长期“腌制”在蜜糖里,破坏血管和神经组织,导致足部血液供给不足、末梢神经损伤,当皮肤发生破溃时伤口不能愈合、感染时,足部可出现溃烂、坏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建议糖尿病患者尽早做糖尿病足筛查,对高危患者要采取必要的足部保护措施。

32fa828ba61ea8d36a2d87ce03bdf14b241f582e.jpeg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包括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根据数据调查表明,在白内障患者中大约有30%是糖尿病患者,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通常情况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同步发生,因此在发现眼睛异常时,要密切观察肾脏改变。建议糖尿病患者尽早做眼底拍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失明。

  谢晓敏教授表示,得了糖尿病,治疗方案应综合评估,包括血糖、血脂、血压、体重都要达到治疗目标。一定要高度重视糖尿病并发症早期筛查,及时消除并发症隐患。对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包括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45岁以上、肥胖、血脂、血压高的人,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健康生活应贯穿到每一天当中,平时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素食物,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减轻体重。

不做“糖人”,从拒绝甜蜜的诱惑开始

  “糖人”不是小孩子吃的糖果,而是糖尿病人群的简称。在中国,“糖人”群体越来越庞大。

  据国际糖尿病基金会(IDF2017年的统计显示,在中国,约有1.144亿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国已成为糖尿病大国。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影响糖尿病的关键。所以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与吃糖多少无关。

  但事实上,正是这样的掉以轻心,让我们沦为“糖人”中的一员。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药师夏羽菡说,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在发病机理中,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Ⅱ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有缺陷,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精神因素、静坐式的生活方式导致肥胖、感染、妊娠等,肥胖、感染和多次妊娠者患此病最为常见。

  简言之,过多地摄入糖分,是导致人们肥胖、进而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吃糖有很多好处:比如饿的时候,血压低,容易昏倒,补充糖可防止晕倒;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糖可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防止身体虚脱。但吃糖的坏处也非常多。”夏羽菡说。

微信图片_20191119193949.jpg

  爱吃甜食的第一直接危害就是造成龋齿。我们口腔中生存着很多细菌,如果经常大量摄入糖类食品,这些细菌就会把口腔中残留的糖类分解发酵。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对我们的牙齿造成侵蚀。

  其次就是导致肥胖。当糖类食品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消耗供能,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除了满足以上两部分需要以外,剩余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

  第三大危害是会诱发高血压。美国对含糖饮料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天喝一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喝甜饮料的几率高20%,每天喝两罐,则高50%

  第四大危害是会导致骨质疏松。糖类食品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和缺钙等营养问题。

  因此,当下很多健康人士提倡要控糖。

  夏羽菡表示,从预防的角度来讲“控糖”,首先要弄清楚,我们需要控的是什么糖。

  “这里控制的‘糖分’是指‘游离糖’,也就是添加糖。”

  夏羽菡告诉记者,2015年,WHO专门制定了《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在指南中定义: 游离糖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常见添加到食物中的游离糖指白砂糖、绵白糖、红糖、黄糖、糖霜、蜂蜜等。

  有成年人RCT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降低游离糖摄入可以减轻体重。因此通过控制食物的总热量以及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添加糖,预防超重、肥胖,也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微信图片_20191119193955.png

吃糖的正确姿势:健康人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5克 ""

  对大多数人而言,完全拒绝吃糖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该吃多少糖?

  对此,夏羽菡表示,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明确提出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糖分不应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并规定3岁以内婴幼儿不得额外加糖。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的控糖标准也提出应控制在25克以下。

  除了避免过度饮用精加工果汁,少吃含有很多添加糖的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比如甜面包、蛋糕、饼干、点心等等,还要注意避免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往往大量添加游离糖,来营养科门诊的‘小胖墩儿’们,最常见的饮食习惯就是离不开含糖饮料。还有很多超重、肥胖的年轻人,习惯以冰红茶、可乐、雪碧、奶茶等饮品作为水的来源,不知不觉每天几百克的糖就摄入体内了。每天再时不时来点薯片、烧烤、花生米等零食,不肥胖才怪,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糖尿病等代谢相关性疾病。”

  夏羽菡提醒市民,大多数含糖饮料中添加游离糖浓度在4%11%左右,比如可乐,大约每100毫升可乐中添加了10.6克糖,按照这个剂量计算,一小罐330毫升的可乐,就相当于添加了35克糖;而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量就超过了50克!

2c57e759f3aedc3f1d9e784ce6303f9e.png

  “食物中的甜味会刺激口腔味觉,增加愉快感,并成为习惯,所以在健康饮食中一定要警惕这种‘习惯’。”夏羽菡说,含游离糖高的食物还有这些:比较酸的果汁、果茶和水果罐头,为了矫正味道可能会添加很多的游离糖,比如:非原味的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用糖腌制的果脯、蜜饯,用蜂蜜和蔗糖腌制成的柠檬茶、柚子茶类冲饮品,用焦糖调味的奶茶、咖啡、冰激凌和奶昔等,各种甜品、蛋糕、饼干,拔丝地瓜、糖醋排骨等……因此,在大快朵颐之前一定要记得估算摄入量。

  “糖人”们更需要特别注意,除非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快速补充糖,可以立即吃点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甜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限量,粮谷类、含糖高的蔬菜水果,也要限量,可以适当多吃些低升糖指数的粗粮、全谷物,及蔬菜、水果,保证食物种类够多但不超量,饭后半小时可以散散步,帮助消耗血糖。“总之,无论是减肥还是防治糖尿病,都没有捷径,‘管住嘴、迈开腿’就是金科玉律。”夏羽菡说。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营养科 主办 宁医大总医院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951-6743100  邮编:750004  地址:宁夏银川市胜利街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