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人来说,白天打个盹是正常的,但一些老人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总是昏昏欲睡,有时坐在椅子上看书或看电视,就不知不觉睡着了。专家提醒,老人嗜睡并不是件好事,也不单单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还要提防是不是疾病原因造成的。
总打哈欠,可能是脑血管疾病
如果家中老人总是昏昏欲睡,同时伴有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反应迟钝等症状,要高度怀疑是脑血管的问题,因为某些部位的脑卒中症状,主要就是嗜睡及反应迟钝。
“很多中老年人血管动脉硬化、管腔变窄、脑血流量减少,容易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时间长了会引起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宁夏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东解释。所以,在中老年人原因不明的经常疲倦乏力、老打哈欠,应该警惕脑血管疾病,建议及时做颅脑CT、血糖等检查,同时观察血压。
贫血也可能引起嗜睡乏力
如果老人嗜睡的同时,还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
“一般过了50岁后,胃肠道功能会减退、吸收减少,再加上不少中老年人追求清淡的饮食,容易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宁医大总院营养科主任陈启众介绍说,此外,一些老人长期用药,也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的吸收,易患上贫血。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得了糖尿病,也爱犯困乏力
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雷红告诉记者,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并不十分明显,而是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贪睡且难以睡醒为首发症状。”这是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等造成。“因此,中年人或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血糖,及早发现和治疗。
总是睡不醒,当心心脏疾病
由于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时刻控制着人体的各个器官活动,而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最为敏感。大脑代谢受到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非常大。当中老年人患有心脏病时,心脏向外泵出的血液会减少,大脑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从而引起精神不振、爱瞌睡等症状。
还可能是慢性疾病导致
记者了解到,老人总瞌睡还可能是血脂异常、甲减等慢性疾病的征兆。一些抑郁症的患者夜间睡不好觉,白天又犯困、打瞌睡,也是常有的现象。
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在保证夜间正常睡眠的情况下,白天经常出现爱瞌睡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找病因后尽早治疗各种相关疾病。
家中老人嗜睡怎么办?
1.检查老年人服用的药物中是否有安眠嗜睡作用的药物。
2.坚持适当的运动
对于老年人来说,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身体体质增强,老年人也能在晚上睡个安稳觉,白天就不容易出现嗜睡的现象。
3.注意合理饮食
如果老年人出现嗜睡的症状,要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的食物的摄入量。注意营养均衡,老人的食物尽量多样化,粮谷类、薯类、肉蛋禽鱼、蔬菜水果、豆奶制品都不应该缺少,适当补充含铁丰富食物,如瘦肉、肝脏、大枣、黑木耳等。